开源协议对最终用户有什么意义

根据开源协议的种类,我们把最终用户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企业用户,企业使用开源应用软件是基于商业目的;二是个人用户,个人用户使用开源应用软件,主要是基于非商业目的。综合来看,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只有那些不限制商用的开源软件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比如GPL、BSD、MIT等协议,采用这些协议的应用软件,个人包括企业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经营而无需担心版权的问题,限制条件非常宽松,属于典型的商业友好协议。所以,本文后续所有提到的开源软件,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均指开源协议不限制商用的开源软件。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以商用和非商用来分类,以及为什么不限制商用才更有实际意义。

用户使用某个开源软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软件来创建作品,作品用途可能是商用,也可能不是商用。如果某一开源软件的协议限制其不能商用,那么企业用户就没办法使用此类开源软件。

个人用户因为不用于商业目的,所以可以使用此类开源软件,但一旦某一天希望销售自己之前的作品时,会发现因为协议对商业限制的原因,导致无法销售。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用户在最初选择开源软件时,会优先选择协议中允许商用的软件,除非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协议中不允许商用的开源软件,缺乏基本的生命力要素。另外,从开源软件本身来说,不限制商用,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也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贡献者参与进来,从而帮助开源软件更好的向前发展。

反面问题是,对于引导此开源软件开发的商业企业来说,限制越少,得利机会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