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产品的分类

从这里引申一下,开源的分类,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略的地方,甚至是主观地去模糊这个界限,即开源的目的。此分类方法目前在网络上还没有发现。

分析,为什么盈利性企业背景的开源产品需要慎用?
分析microsoft产品ooxml开放
分析google的chromium开源浏览器
分析ubuntu的强推snap应用/ubuntu放弃Unity桌面/ubuntu集成的Dash搜索声明,与搜索相关的个人数据会发送给第三方,比如您的ip地址和搜索关键词等。

Redhat是一个独特的现象,不具备参考性。

对开源企业分类的情况,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所以,这里需要讲述比较多的内容,以详细解释分类原因及分类标准,以最后此分类能供所有人有效参考。

简单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redhat为1类,google为2类,ubuntu为4类,microsoft为5类;另外, 有一个0类,这个表示不是商业性质,是社区性质。

如此分类,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除了需要理解开源本质以外,还要明白领袖基因/创始人基因,以及开源企业过往事件。并且,需要认真理解一个问题:开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企业支持开源,需要警惕,并对企业进行分类:

一是,企业不支持开源,这个以前很多,现在已经很少了; 二是,企业支持开源,但本质有区别,大概分五类,区别在于:

1、企业支持所有开源,欢迎所有开源,不抵制任何开源,比如redhat。 2、企业仅支持那些对巩固自身垄断地位的开源项目,支持力度很大,投入也很大;但对于巩固自身垄断地位无效或无明显效果甚至起负作用的开源项目,不支持,甚至抵制,如微软。

第二类企业我们定义为利用开源,如amazon。

还有一类,自身已经融入开源,但一直在从商业角度寻求霸主地位,形成商业优势,如google.

首先,企业从闭源转向开源,基本上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经营需要。比如盈利,发展,竞争等,而基于这些要素,可以把支持开源的企业分为几类。之所以这样定义,是源于商业企业的本质,即以盈利为目的。

微软开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巩固其自身的市场地位。自身,即windows生态。地位,即windows市场占有率。 本文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开源企业类型,并且,这不是真正的开源。

另外一种类型,比如redhat,或者gimp,有什么区别?

思考:

redhat是否为维护redhat系统?
gimp是否为维护gimp软件?
或者,直接去分析,redhat与microsoft有什么不同?与google呢?

开源产品有不同种类,一是纯粹开源自由的产品,不仅提供源代码,更不做使用限制,包括商用;二是开源代码,但对商业使用收费;三是介于二者之间。

  1. 第一种,通常没有商业背景,是纯粹的社区或个人/团队项目,所以不会有商业属性;

  2. 第二种,通常是商业公司为背景开发/支持,通过商业收费盈利;

  3. 第三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Ardour,只收取编译费,且有官方认可的办法在某些条件下绕过编译费。

举例:

商业与开源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开源开发模式与商业开发模式的不同

开源为什么会发展壮大?因为用户端对开源有需求,开源意味着可以掌控,闭源意味着不可掌控。


驿窗项目认为,开源产品分类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应该有另一个分类方法:开源的阶段。

一个开源的小工具,比如万年历程序,或者开源桌面环境,都是开源产品,但在驿窗开源产品分类中,只能算是初级开源阶段。至于为什么只是初级,而不是中级或者高级,我们可以对比说明。

比如Debian操作系统,从网上下载Debian的安装iso后安装电脑上,就直接可以使用,能上网,听音乐,看视频,等等。这个Debian操作集成了千万个“万年历”开源小程序,比如桌面环境,比如办公软件,比如浏览器,比如音视频播放器,等等等等。即,Debian的iso是多个开源程序的集成的结果,这种集成工作通常无法由一个人来完成,而是需要一个组织(也有可能未必是一个组织,但必定是多个人,因为工作量太大了,未来也许可以更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工)。

相比于一个万年历开源小程序,Debian操作系统让计算机能够真正跨入“自由”的行列,即软件自由。这种情况下,买电脑后不买软件,或者不受限制地选择软件,电脑也能正常使用。这种实现,可以算是开源的中级阶段。

那么,高级阶段是什么?

目前已经开源的操作系统,尤其是Linux操作系统,能用,但如果说“好用”,还有距离。这不仅仅是Linux,不开源的windows和macOS也一样,都没有达到“好用”。换句话说,开源发展,与闭源发展,都有下一个阶段需要努力,即“好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好用的一个可能性。

比如软件的界面,或者外观,或者主题,或者叫配色,英文叫theme。好用的theme,应该是可以由用户随意自行调整修改的,但现在的软件产品,如果想随意自行调整,基本上不可能,一方面是软件不提供此功能,比如绝大多数的app,只能有限调整;另一方面,提供此功能的软件(Linux操作系统基本都可以),调整起来需要具备一些技能,学习一些知识,这会导致也许超过90%的用户放弃调整theme,或者仅仅是浅尝辄止,完全做不到随意调整,即做不到“好用”。

比如,把Debian的gnome桌面环境的所有元素,都搞成某一个自己的风格。这能实现,但并不是非常容易,更不可能一键完成。

类似的情况,如果都“好用”,那么,无论开源或者闭源,应该就算是高级阶段了。

有多少人,因为对Linux系统的各种设置、功能、工具感兴趣,而浪费了大量时间?